相信大家都很喜歡看清宮劇,喜歡看裏面的格格們阿哥們或者是後宮中的嬪妃們的愛恨情仇。大清是我們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也是離我們最近的一個封建王朝,最後大清還是滅亡了,那麼大清是因為什麼而滅亡的呢?大清清朝滅亡有三個主要原因。 第一,清朝在政治上是一個落後的封建社會制度,嚴重製約了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當時,西方國家是從工業革命進入資本主義社會的。那清朝呢?仍是一個封建國家,慈禧太后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但為時已晚。 第二,清朝主要依靠農業技術,對商業卻不太重視。同一時代的西方大國已經從農業化轉變為工業化。此外,清政府盲目自大,閉關鎖國。清政府錯過了發展機會,加上戰爭原因, 導致清政府的經費短缺,經濟難以發展。這也是導致清朝滅亡的原因之一。 第三,是軍事差距。清政府停留在騎兵衝鋒,步兵方陣,海上仍裝備木船。但是,西方列強已經完成了現代軍事改革,並普遍用槍支和重型火炮。木製船被鐵甲船代替。儘管清政府通過洋務運動進行了軍事改革,但軍隊內部的腐敗最終導致了清朝的毀滅。 清朝的滅亡不僅可以反映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我們可以從當時的百姓和官員的身上看到毀滅。今天我們就説説有關清朝滅亡之前兩個無法解釋的奇怪事情。 第一個:京劇團在1894年至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期間的詭異表演 光緒二十年(1894年),爆發了甲午中日戰爭。這場戰爭以清朝的失敗和整個北洋海軍的覆滅而結束。在日本軍國主義的軍事壓力下,清政府於1895年4月17日簽署了《馬關條約》。1894-1895年的甲午戰爭給中華民族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嚴重民族危機,加深了清朝政府的半殖民化程度。 在1894年至1895年的甲午戰爭期間,日軍入侵併佔領了旅順口,城裏的人民遭到了日軍的殘害。短短几天內,旅順就成了人間地獄。在日本暴行期間,日本人突然聽到了唱戲的聲音。當他們跟隨聲音找到來源時,原來聲音來自一座茶館。 這個茶館是旅順的高級官員和貴賓常去的地方。就在甲午戰爭爆發之前,這裏的富商和官員邀請了其他地方的戲劇團來玩樂。戰爭爆發後,富裕的商業官員早已與家人逃跑,只留下了不知道情況的戲班子還在原地。 日軍開門後,發現這些演員還在舞台上練習自己的好戲。這些人一無所知,仍然在機械地做他們唯一能做的事情。他們除了唱戲,沒有其他可以做的了。這是王朝終結,人民思想麻木的典型場景。這些戲子的思想已經被剝削很長時間,他們只會重複諸如木偶之類的簡單事情。這樣一個國家沒有滅亡,就很奇怪了。 第二件:德軍入侵併佔領日照縣,德軍竟然是被老百姓背上岸的 當時,德國派兵到中國爭奪利益。一百多名德國士兵乘船來到了膠州灣日照縣。由於噸位大,他們的軍艦很難到達岸上。如果想早上岸,就得淌水才行。而這些德國士兵不想弄濕他的皮鞋,於是向岸上的百姓喊話。 讓他們來把德國士兵背上岸。他還承諾背一個可以拿到賞錢。當岸上的人們看到自己有錢可賺時,他們真的去為德國士兵服務。入侵者的士兵被一一背到中國海岸。正如魯迅先生所説:“如此愚昧的國民,真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滿清統治兩百年已將原本充滿活力的中國變成了一個愚昧無知的落後國家。滿清的滅亡也已成為歷史的必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