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雅蔡梅竹蘭菊四譜小引》有言:“文房清供,獨取梅、竹、蘭、菊四君者無他,則以其幽芳逸緻,偏能滌人之穢腸而澄瑩其神骨。” 梅、蘭、竹、菊被稱為花中四君子,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們最愛吟詠的對象。而其中,“傲”的代表梅花盛放於嚴冬,可以説是最有骨氣的花兒了。 天氣越來越冷,寒冬將至,賞梅的好時候也馬上就要到了。那麼,在踏雪尋梅之前,先讓我們在詩詞中先“賞一賞”梅花的傲雪風骨。 山園小梅 宋代: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 佔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 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須檀板共金樽。 在萬物肅殺、眾芳凋零之時,唯有梅花獨自迎風昂然盛放,她那明媚豔麗的身姿把山園的風光全都佔盡了。稀稀疏疏樹枝的影子橫着斜着地倒映在清淺的水面上,清幽的香氣在黃昏的月光之下暗暗浮動着。 寒雀想要找個樹枝落腳的時候,會先偷看梅花一眼;如果春天的粉蝶能得知冬天開放的梅花是如此妍麗,一定會悵然若失。慶幸自己不似蝴蝶,能手拿着酒樽,吟詠着詩詞來欣賞梅花的美。 白梅 元代: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 散作乾坤萬里春。 生長在冰天雪地的“林子”當中,白梅挺直了腰板兒,不與桃花李花混合在一起。她就是這樣默默地,忽然就在某個夜裏綻放,清香散發出來,彷彿這天地萬里,已經進入了春天一般。 西江月·梅花 宋代:蘇軾 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 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麼鳳。 素面翻嫌粉涴,洗妝不褪脣紅。 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 生長在瘴癘之鄉,梅花卻從不怕被瘴氣侵襲,這是因為她又冰雪般的肌體、神仙般的風姿。她的花瓣兒不是那麼華麗,也不屑於用鉛粉來粉飾自己的面容。但即使梅花凋謝了,梅葉上仍有紅色,足可見她的一身傲然和堅貞的品格。 山中雪後 清代:鄭燮 晨起開門雪滿山, 雪晴雲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凍, 一種清孤不等閒。 清晨起牀打開門看到的就是漫山遍野的皚皚白雪。 雪後初晴,天高雲淡,陽光照射也感到寒冷,房檐的水滴結冰,院落中的梅花枝條被冰雪凝凍。就算是這樣,梅花也依然熱烈地盛放着,散發着她濃郁的香氣,這樣清高堅韌的品格,是多麼不尋常啊! 念奴嬌·梅 宋代:辛棄疾 疏疏淡淡,問阿誰、堪比天真顏色。 笑殺東君虛占斷,多少朱朱白白。 雪裏温柔,水邊明秀,不借春工力。 骨清香嫩,迥然天與奇絕。 嘗記寶篽寒輕, 瑣窗人睡起,玉纖輕摘。 漂泊天涯空瘦損,猶有當年標格。 萬里風煙,一溪霜月, 未怕欺他得。 不如歸去,閬苑有個人憶。 枝條稀稀疏疏,花色淺淺淡淡,但梅花那天真、自然的顏色又有哪一種花能與之媲美?生長在冰雪之中,温温柔柔,不借春風之力就能肆意綻放,她冰清玉潔、骨格奇絕,多麼迥然不同。東風統領之下的百花縱然嬌豔美麗、姿態萬千,但沒有一種有梅花的神韻。 梅花落 南北朝:鮑照 中庭多雜樹,偏為梅諮嗟。 問君何獨然? 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實。 搖盪春風媚春日, 念爾零落逐寒風, 徒有霜華無霜質。 庭院中種了許多花草樹木,但偏偏對梅花讚許有加。若你要問這是為什麼?那是因為她在寒霜中也能開花,在寒露中也能結出果實。而其他的花草樹木只能在春風中搖曳生姿,只能在春日的暖陽之下盛開。雖然有幾種也能在白霜之中開花,但卻又馬上隨風凋零,沒有梅花這樣耐寒的品質。 探波傲雪,剪雪裁冰——這樣的梅花,你愛嗎? |
|